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植物造景》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3、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4、考试对象园林专业专升本学生。
二、课程考试目的。
《植物造景》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内外动态,理解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和生态作用,国内外不同流派、风格的植物造景特色、手法及常用的园林植物类别,掌握植物造景的配置原理即生态习性、艺术原理,配置的应用形式,园林植物与建筑、室内庭园、水体、道路、石景、小品的组景方法及技巧,植物与地形的处理方法,立体绿化的方法与技巧。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及园林植物资源。
(一)考试内容。
1.。
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作用。
2.。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3.。
国外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4.。
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
4.
1.。
外国园林植物造景相关理论及方法。
4.
2.。
我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
5.。
园林植物资源。
5.1。
西方国家引种中国园林植物资源史实。
5.2。
我国园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5.3。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中外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2.。
了解中国园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3.。
理解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相关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一)考试内容。
1.。
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
1.1。
植物的生态特性。
1.2。
植物群落。
2.。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3.。
植物造景中的艺术原理。
4.。
植物配置的应用形式。
5.。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
6.。
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7.。
园林植物配置的步骤。
8.。
我国不同地区园林植物的造景特点。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植物造景的艺术原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及我国不同地区植物造景的特点;。
2.。
理解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3.。
掌握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及园林植物造景的步骤。
第三章。
建筑与园林植物的结合组景。
(一)考试内容。
1.。
建筑与园林植物在组景中的相互关系。
2.。
建筑细部及室内的植物配置。
3.。
古典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4.。
现代公共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
5.。
居住区建筑的植物配置。
6.。
标志性建筑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艺术。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古典园林建筑中植物造景的布局形式;。
2.。
理解植物造景在建筑环境中的意义;。
3.。
掌握现代公共建筑、居住区建筑、建筑细部及室内的植物造景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
滨水区的植物造景。
(一)考试内容。
1.。
水与园林植物在组景中的相互关系。
2.。
水生景观的植物配置艺术。
2.1。
各类水体植物配置。
2.2。
滨水区植物配置。
2.3。
驳岸的植物配置。
2.4。
水面的植物配置。
2.5。
堤、岛的植物配置。
2.6。
小型水景园与沼泽园。
2.7。
湿地景观的植物配置。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各类水体植物的应用,湿地景观的植物造景方法与特点;。
2.。
理解植物造景在水景营造中的重要作用及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
3.。
掌握滨水区、驳岸、水面、堤岛的植物造景方法及技巧。
第五章。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一)考试内容。
1.。
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2.。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3.。
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
3.1。
园林道路植物配置的基本要求。
3.2。
不同形式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城市道路的绿化布置形式;。
2.。
掌握不同形式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方法与技巧。
第六章。
植物与地形。
(一)考试内容。
1.。
地形的概念和意义。
2.。
地形与植物的配置艺术。
3.。
公共绿地中地形的处理。
3.1。
路堤。
3.2。
广场绿地。
3.3。
街道绿地。
4.。
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
2.。
理解地形与植物的配置。
3.。
掌握公共绿地中地形处理和居住区绿化的微地形处理的方法与技巧。
第七章。
植物与小品。
(一)考试内容。
1.。
植物配置对于园林小品的意义。
2.。
服务小品的植物配置艺术。
3.。
装饰小品的植物配置艺术。
4.。
展示小品的植物配置艺术。
5.。
照明小品的植物配置艺术。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植物配置对于园林小品的意义;。
2.。
熟悉服务小品、装饰小品、展示小品及照明小品的植物配置艺术;。
3.。
掌握其植物与小品配置的手法。
第八章。
岩石园植物造景。
(一)考试内容。
1.。
景石与植物的配置艺术。
2.。
岩石园的植物配置艺术。
(二)考试要求。
1.。
掌握景石与植物的配置手法;。
2.。
理解岩石园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方法;。
3.。
了解岩石园简史及其发展应用概况。
第九章。
立体绿化。
(一)考试内容。
1.。
屋顶绿化(花园)的植物配置。
2.。
其他类型立体绿化的植物配置。
(二)考试要求。
1.。
了解立体绿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
理解屋顶绿化的特点和布局;。
3.。
掌握不同类型屋顶绿化及其他类型立体绿化植物造景手法及常用植物类型。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1.。
考试方式闭卷。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1.。
名词解释 10分。
2.。
填空题 10分。
3.。
选择题 20分。
4.。
问答题 20分。
5.。
植物配置设计题 4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