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一、必读材料
1、《困境与出路》【美】克莱顿.M.克里斯滕森,北京中信出版社
二、研读要求与注意事项
1、关注作者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是什么,特别是研究的必要性何在?
2、关注作者的主要观点
3、关注作者论证其主要观点的基本依据和论证的路线
4、记录你的观点和延伸想法
5、对著作的研究必要性(背景的真实性)、主要观点及其有效范围、论证依据等进行修正或改进
6、构思并完成专题论文
1、关注作者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是什么,特别是研究的必要性何在?研究问题的背景作者在实践中发现有很多企业处于困境之中,维持性企业在寻求增长的过程中,由于掌握增长的方法,导致其寻求增长的行动反而使其倒闭、被颠覆维持性企业、市场在位者如何避免被颠覆,如何抓住颠覆的机遇、如何利用增长机会,这是很多现存企业的难点,也就是作者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必要性很多企业家、包括专家学者都认为创新与增长是随机的,所以需要增大创新的数量,然后通过选择机制留下创新潜力大的业务等,进而开发出创新业务,保持在位企业的领先地位然而,如果创新不是随机的,创新不是黑匣子,创新是有迹可循的,那么,这种注重选择程序而不注重如何提高创新成功率的做法就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作者为了帮助维持性企业避免被颠覆、帮助在位企业持续增长,通过大量的案例,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的模型
2、关注作者的主要观点破坏性创新分2种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低端破坏是削减已经过于好的维度,然后在顾客更重视的维度上提升,从而获得顾客对产品的溢价;新市场破坏需要与“非消费”竞争,也就是需要让以前不消费某一产品的顾客开始消费某一产品,这种顾客的选择只有不消费或者选择这种属于新市场破坏型的产品,所以顾客对新市场破坏型产品的性能等容忍度会更大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的能力在于资源、程序、价值观所以企业需要在平常培养自己这3方面的能力新创企业的3种商业模式、战略是低端破坏战略、新市场破坏战略、维持性创新战略前两者能显著提高新创企业的成功率,最后一种也可能成功但是成功率很低以环境为基础的分类比以特征为基础的分类更有效以顾客需要完成的任务对市场进行细分比以顾客特征对市场进行细分更有用
3、关注作者论证其主要观点的基本依据和论证的路线基本依据
①以环境为基础的分类
②三个维度技术的发展速度、某一利基市场利用技术的提高速度、新的产品维度
③在位企业在维持性创新中更有优势,新创企业在破坏性创新中更有优势利用二维坐标轴的形式,提出了低端破坏是什么,用虚线表示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低端破坏的思路接着,将二维升级为三维,提出新市场破坏的思路,同样直观地展示了新市场破坏的产品端的特点提高了被主流市场忽视的某些产品维度,同时降低了过分好的产品维度,从而平衡了价格,在目标顾客可接受的价格水平内提供产品
4、记录你的观点和延伸想法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学习的点就是论证,作者采用大量的案例,有说服力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书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作者不怕被反驳,作者在每章的注释中给出了自己的理论不能解释的部分,同时很大胆地把对立的观点也放进去了,而且通过与对立观点的对比,进一步说明了自己持不同观点的理由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己经深入人心,但是真正的、符合本书提出的破坏性概念的创新实际上并不多,在中国的目前,网上关于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只是“望词生意”,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加以应用和理论修正
5、对著作的研究必要性背景的真实性、主要观点及其有效范围、论证依据等进行修正或改进多是案例分析,量化分析不足落地效果不知道,直接把这本书作为创业者或者企业CEO的指南,可能实操细节不足,只能提供理论指导有些主要观点通过在文中不同地方多次呈现的方式来强调,看起来有点乱,是不是可以把主要观点整理一下放在最前面有没有可能市场上大多数企业的更迭是市场机制下正常的“代谢”?市场中的企业必须在某一个时间段之后,更新率达到多少,市场才能保持健康就像人类社会的死亡率、出生率缺乏理论的应用指导,作者是否可以添加自己的咨询案例,将自己应用这套理论指导在位企业去把握破坏性机会的咨询案例加入?这样会更有说服力,也能提高本书理论的实操性,丰富理论的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