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读书笔记之《幽默人生》本丛书是在林语堂先生所有散文中,以林语堂妙谈人生为中心,按照感悟人生、智慧人生、品味人生、励志人生、女性人生和幽默人生为主线,把相关的经典散文收录在一起以下是本人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经典语段,与君共享《联语四则》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领现在可行之乐,补生平未读之书《论幽默》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现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无论何时,当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丰富之智报此请道安某某顿首再启者,先生如悯其愚昧,赐如薪俸五元,辞职的话,全盘取消范文二蔚兄;年来萍踪靡定,出巴蜀,留汉中,入故都,游历城,都为觅一馆地计耳奈天不假缘事与愿乖谋事无成,遂亦懒于执笔且数年以来,落魄困顿,友朋中即有去信,亦少见赐复前曾修书与交通部于某,迄今两旬,终无回报,某亦不期其回报矣此次由京来沪,途中遇前早稻田同学老石据说渠在陕西省府供职不意以老石之才学抱负,亦终流为军人走狗!弟意欲救中国必先打倒军阀,而欲打倒军阀,必由吾辈有新教育新思想之人,下定决心,不吃武人之饭而后可耳时至今日,所谓文治政府者究何在?所倡军政分权者又何在?武夫跋扈,予取予求,文人逢迎,必恭必敬且苛捐杂税,有加无已民权民财,剥削殆尽实业不振,青年嚣张,学者尚空谈而不务实践外忧内患,迫于眉睫,而作京官者,犹复醉生梦死,角逐于笙歌酒色七场呜呼巳矣,言复奚益,徒增惆怅耳此种混恶政治,如何叫人热心?顽闲之余,无以解忧,聊作数行,一肚牢骚,随笔至,兄作无聊人废话视之可耳某某顿首再启者顷按交通部老于来信,谓已替我谋得XX部参事席,月薪四百天啊!我要到南京去了!再再启弟拟明晚夜车晋京,翌晨八时抵宁,兄可派一部用汽车到站相迎否?某又及《得体文章》中国人之谈话,必分个起承转伏第一段,叙阔别,谈寒暄第二段,叙旧谊,追往事第三段,谈时事,发感慨第四段,拿起帽子要走时,才转入正题“有一小事奉托”《无字的批评》中国人向来不重逻辑,也就是这个缘故,凡事只凭直观因为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及道本来的面目中国人知道理论靠不住,所以用“情”字来调和,不但言理,且兼言情人情人理,则凡事不错这是中国人思想原则之特征《时代与人》是的,人须有相当的傲慢辜鸿铭、康有为是傲慢的,不是投机的辜、康虽然落伍,仍然保持一个自己与时俱进加入国民党之军阀虽然博得革命,却未必是“迈进”的时代的光荣罗文于的外交政策已经落伍,然而罗是傲慢的,不是投机的,一时代多傲慢的人,时代就会伟大趋时虽然要紧,保持人的本位也一样要紧怕为时代遗弃而落伍者,先已失去自己,终必随那短短的时代而落伍在这熙熙攘攘、世事纠纷的世界,只有一字可做标准,就是“真”一人宁可说襟腑独见的落伍话,不可说虚伪投机的合时话说襟腑独见的落伍话,至少良心无愧,落伍得痛快,落伍得傲慢而且即使一时见解错误,尚有生机说虚伪投机的合时话者,方寸灵明已乱,不可救药《我的图书室》把书籍分类是一种科学,但不去分类是一种艺术每个人都知道女人的美丽,是她们予人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遍寻不着的感觉,古老的城市如巴黎与维也纳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确知某一个小巷中会有什么东西出现《看电影流泪》亚里土多德说,真正的悲剧精神是种“泻剂”,是通利我们情感的药剂伊萨多拉•邓肯会把一个女人比做一件乐器,并把一个只有一个爱人的女人比做一件只被一个音乐家弹奏过的乐器每一个大情人对于同一个女人可以拿她当做一个各各不同的情人正如每个音乐家可以从同一乐器中弹出不同的曲调每一种艺术工作无非全是在艺术家与创作的资料或工具间的种反应,有时又是艺术家与读者或观众间的反应因此,同是一幅画面,可以使一个人激起热情,同时又使另一个人漠然无动于衷不论是电影上或绘画上的画面,都是如此观赏者越是敏感,他对于这艺术作品的反应也越大,比起别一些较少感受性的人们来,他在这画面中所感受的也越多同样是幅黄昏的风景,可以使一个人感动得流泪,而对于另一个人,也许只不过是一幅普通的落日图而已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是需要一个敏感的人去吸取其所能被人享受感受的全部的每一个人对于一个优秀作家的领略,是绝对受着他的智力与感情的天赋所限制的《一团矛盾》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我这样的人若是不上天堂,这个地球不遭殃才怪我在《生活的艺术》里说,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个令人喜爱而通情达理的人,而林语堂也不过尽力做那么样的一个人罢了慧足以表露其拟想时则开放其幽默之鲜葩,因为幽默没有旁的内容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赛珍珠中国真正幽默文学,应当由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去找,犹如中国最好的诗文,亦当由戏曲传奇小说小调中去找人生是永远充满幽默的,犹如人生是永远充满悲惨、性欲与想象的假使你能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见出荒唐可笑的地方而不因此减少你对他们的爱,就算是有俳调的鉴察力;假使你能够想象爱你的人也看出你可笑的地方而承受这项的矫正,这更显明你有这种鉴察力假使你看到这种可笑,而觉得有点冷酷,有伤忠厚,你便是落了嘲讽Satire的圈套中但是设使你不拿起嘲讽的棍子,打得他翻滚叫喊出来,却只是话中带刺地一半褒扬他,使他自己苦得不知人家是否在伤毁他,你便是用揶榆1rony的方法假使你只向他四方八面地奚落,把他推在地上翻滚,敲他一下,淌一点眼泪于他身上,而承认你就是同他一样,也就是同旁人一样,对他毫不客气地攻击,而于暴露之中,含有怜惜之意,你便是得了幽默Humour)之精神……麦烈蒂斯(林语堂译)其实幽默与讽刺极近,却不定以讽刺为目的讽刺每趋于酸腐,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之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幽默只是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其文清淡自然,不似滑稽之炫奇斗胜,亦不似郁剔之出于机警巧辩幽默的文章在婉约豪放之间得其自然,不加矫饰,使你于一段之中,指不出哪一句使你发笑,只是读下去心灵启悟,胸怀舒适而已其缘由乃因幽默是出于自然,机警是出于人工幽默是客观的,机警是主观的幽默是冲淡的,郁剔讽刺是尖利的世事看穿,心有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无所挂碍,不作滥调,不忸怩作道学丑态,不求士大夫之喜誉,不博庸人之欢心,自然幽默周谷城先生(《论语》二十五期《论幽默》)所谓“预期的逆应”,就是在心情紧张之际,来一出人意外的下文,易其紧张为和缓,于是脑系得一快感,而发为笑,康德谓“笑是紧张的预期忽化归乌有时之情感”所以笑之发源,是看见生活上之某种失态而于己身无损,神经上得一种快感幽默愈泛指世人的,愈得各方之同情,因为在听者各以为未必是指他个人,或者果指他一阶级,他也未必就是这阶级中应被指摘之分子幽默愈泛指世人的,愈得各方之同情,因为在听者各以为未必是指他个人,或者果指他一阶级,他也未必就是这阶级中应被指摘之分子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愈近于幽默本色好的幽默,都是属于合情合理,其出人意外,在于言人所不敢言世人好说合礼的假话,因循不以为怪,至一人阐发真理,将老实话说出,遂使全堂哗笑这在弗洛伊德解释起来,是由于吾人神经每受压迫抑制inhibition一旦将此压迫取消,如马脱羁,自然心灵轻松愉快,而发为笑声凡写此种幽默小品的人,于清淡之笔调之外,必先有独特之见解及人生之观察因为幽默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观,在写惯幽默文的人,只成了一种格调,无论何种题目,有相当的心境,都可以落笔成趣了这也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犹如说学诗,最重要是登临山水,体会人情,培养性灵,而不是仅学押平仄,讲蜂腰鹤膝等末技的问题《烟屑》
(一)吾不读书时即读书时,读书时即不读书时着笔时即不着笔时,不着笔时即着笔时不读书时读书,其书活;不着笔时着笔,其文化不作文的人,不知读书趣味时时写作,读书方得到好处愈常写作,读书益愈大作文有五忌前夜睡不酣,不可为文上句写完,下句未来,或写一段,气已尽,不可为文文句不出我意料之外,不可为文精神不足,吸烟提神而仍不下,不可为文心急,量窄意酸,亦不可为文为文有五宜必有所喜悦,执笔直书其意,宜有一意思,积久欲说而未说,今日看一段新闻,听一句话,添上新意,与前意吻合,宜偶然得开头一二句话,夺口而出,觉得甚佳,虽未有题目,宜同一事物得一新法表之,意虽人人所知,而体格特别便于发挥,宜(如余前作《怎样写再启》,不过以此新法写人之心理前后矛盾,此体格之新也内容安插甚容易《文心》一书亦不过以新体格说旧话而已,而能看之不厌)读书时确能发前人所未发,宜五者有其一,尽管下笔,必无迁腐雷同之弊,而得尖新之趣烟屑
(二)人不可无好恶,好恶得其正,斯可矣文不可无是非,是非得其平斯可矣是故八面玲珑,无好恶是非者,鲜不为奸故学为文者,须使题生于文,不可使文生于题见了题目,再想如何下笔者,谓之文生于题,万世不通有佳意要说,顺其自然如落花流水写去,再加题目,谓之题生于文虽然,行文时心中自然须有题旨,此题旨并不一定为本文最后决用之题目,乃根本要说之几句话但话在心头,文在笔端,题旨得之意象思考之内,韵致得之有意无意之间文之佳者,一篇文中,立意要说语居其二,行文后不说自来者居其八此所谓行文韵致也一篇文中尽是立意要说的话,其文必牵强;反之,有意无意间得之之语多,其文必清逸能文与不能文之区别全在此烟屑
(三)青年人毛病在趾高气扬,老年人毛病在圆滑奸诈青年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老年人把自己看得太不值钱青年人把国事看得太容易,老年人把国事看得太儿戏此中国之一大悲剧,亦世界之一大悲剧青年永远是理想主义者,老人永远是现实主义者与其不朽,不如不老既老矣,则朽亦何妨?烟屑
(四)吾好读极上流书或极下流书,中流书读极少上流如佛老孔孟庄生,下流如小调童谣民歌盲词,泼妇骂街,船婆毒咒等世界作品百分之九十五居中流,居中流者偷下袭上,但皆偷的不好泼妇骂街常近圣人之言有忍辱负重者,亦有忍辱而重负不起者有委曲求全者,亦有委曲而全求不到者烟屑
(五)积许多这种读书欣赏的经验,清淡、醇厚、宕拔、雄奇、辛辣、温柔、细腻……等等滋味都已尝过,便真正知道什么是文章,什么不是文学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之差,若元气不足,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充实之,则味同嚼蜡故鲜鱼腐鱼皆可红烧,而独鲜鱼可以清蒸,否则入口本味之甘恶立见学力未尽,元气未充,见解未到者,行文必不用本味,必多引古书,多袭僻典,多用艰语,如厨夫善用姜醋,无论是鲜鱼腐鱼,一把葱,一把蒜,一把辣椒,居然能端出一盘好菜出来去其葱,去其蒜,则无一样嚼得文字少平淡者之源在此女论语世界语言学大家蔼斯不森Ottojespersen有言曰“我们说话时就是在想,有些女人是要一面说话,才一面发觉他们想些什么”“Wethinkwhenwetalkandsomeladiestalkinordertofindoutwhattheythink.男子只懂得人生哲学,女人却懂得人生,女人常是很明白男人之心理,而男人却永不会了解女子“感觉”是女人的最高法院一女人将是非诉于她的“感觉”之前时,明理人就当见机而退怎样写“再启”人生总是这样的,充满着迟疑、犹豫,失言后悔或是依违两可之人,忽然果断,或是豪杰爽利之人,忽然灰心现代戏剧之技巧,常在剧情紧张之际,描绘此种衷曲,使人有捉摸莫定之势,而最佳的再启也就能表现这种地方比方有一位老父写一封满纸辛酸的信给他唯一的女儿,列举五六种理由,说明为什么他不能依她的请求,送她入北京女子师范(其一理由,是她有四位弟兄,都在大学中学,负担太重),却忽然在书后添了两行“好吧;你尽管预备,秋间上学信中的话全取消”——这是多么动人!世界上最好及最坏的打算,都是成在这种一念之差的最后一刹那范文一某某校长大鉴到校以来,倏以三载,幸蒙先生随时指示,无得大过兹启者,国难以来,东北论陷,谁无心肝,敢复忍痛教书耶?某尝外计国家之前途,内察家庭之实况,认为除了辞职,脱离教育,别无办法盖近今生活既高而某除一妻三子之外,又有叔父三,婶妈四,皆赖某一人之力仰给月俸五十而每月开销则在一百五十以上(此数包括三位叔父四位婶母十五位侄儿轮流一年必有一次之医院手术费)今者已罗掘俱穷,挪借无门,且自到校以来,衣食且将不给,岂复有闲钱购书,闲情阅书耶?学问荒芜,问心有愧,长此下去,岂堪设想?为此各种理由,再四思维,认为非脱离教育,另谋出路不可恳请准予自本暑假始,解约离校吾意已决,幸毋慰留,栽培之德,容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