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四川广元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尊严是自己给的叶春雷
①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因为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
②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有一集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1948年,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即将进入北京。
梅校长选择离去,他到了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
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
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
当时台湾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薪水提升到月薪120()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梅先生的慎独精神。
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基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口子,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
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
③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
像梅校怆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
而且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
尊严来自•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
这种成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
当我们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我们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我们了。
如果我是•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
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
比起嗟来之物的金钱和权势,尊严感自然要牢靠得多。
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积蓄。
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
④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使我不名一文,即使我毫无权势,我也是可以给自己尊严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
颜回的快乐,是一种拥有尊严的快乐。
同样在《庄子》里,提到颜回的同学原宪,那也是一个穷愁潦倒却活得非常有尊严的人。
当原宪的另一位同学,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子贡乘着大马车经过原宪居住的陋室,而对原宪进行揶揄挖苦的时候,原宪傲然地说“像你这样靠拉帮结派、逢迎媚世、亳无操守换来的宝马香车,我根本不屑一顾。
子贡是否如原宪说的那样不堪,我们不去讨论,我想说,原宪对自己的操守有一种自信,所以他虽然穷愁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⑤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i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原载《读书文摘》,有改动)
5.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只有严苛地对待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
B.尊严是自己给的。
C.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随之产生。
D.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即使一文不名,也可以怡然自乐。
6.在本文的论证中,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D.比喻论证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
②段只是用了事实论据。
B.选文第
③段论证了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的道理。
C.选文第
④段中“明白了这-点”中的“这”指的是“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生物"。
D.“不是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参考答案】
5.B
6.D
7.B(2019四川广元)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
①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②“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③“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④“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⑤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I®眺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撅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I•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⑥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儿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
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
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
我也想走,但看到…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她没有走,而是蹲卜.,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乂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
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
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⑨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I那层己干枯的菜帮了。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⑩,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⑭也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⑫9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⑬戈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
我报了-•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⑭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叮着我说。
⑥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⑯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⑰戈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2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己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了,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毛钱呢?”⑱娘”我哭着说,“我......"⑲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殃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汨,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文轩荐自《莫言散文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
17.文章中“我"为白菜“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
(4分)
18.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
(4分)
(1)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2)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19.联系全文,说说“坚强的母亲”为什么会“流泪”?“至今想起”“我”为什么“心中依然沉痛”?(4分)
20.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举一例,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
17.
①种白菜时,“我”和母亲对他的关照。
②收白菜时,“我”对他美味的期待。
③卖白菜时,“我"对他的不舍。
④当老太太挑剔白菜时,“我”对老太太的恼怒。
⑤算账时,“我”对老太太的报复心理。
⑥当看见白菜仍在家时,“我”沉痛的心情。
(每点1分,打出4点,意思接近即可)
18.
(1)此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天气的寒冷。
(1分)
①烘托了“我”内心的失望之情,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为后文白菜掉落做铺垫。
(任答一点,的1分)
19.母亲的一切希望都在“我”身上,尽管生活艰辛,但她希望“我”不丧失道德的底线,做一个诚实坚强的人,“我”的欺骗行为,让母亲倍感失望,所以“流泪”。
(意思接近,可得2分)至今回想起来,“我”的报复行为不仅欺骗了老太太,也欺骗了母亲,不仅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也让母亲觉得丢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所以“心中依然沉痛(意思接近,可得2分)
20.示例一象征(或借物喻人),(1分)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那颗小白菜,其实是用小白菜的成长经历象征了“我"的成长经历。
(2分)示例二铺垫(或伏笔),(1分)
①用老太太的的挑剔,为后文“我''多算一毛钱的报复行为做铺垫;
②用母亲的偏头痛,为后文让''我”算账做铺垫;
③用“七老爷尖锐的bl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为后文揭示真相做铺垫......(答出一点,给2分)(23019四川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