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材料刚才X对2021年行政工作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2022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对全年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大家下去认真落实。
结合X目前状况和今后几年发展,再讲几点意见。
X生产装置从2011年-2013年陆续关停,当时大部分人认为企业关停后,发不出工资了,加之阳煤集团托管后干新项目,都报名或调去了X新材料、盂县化工、阳煤化机、昔阳化工这些单位。
十年后,回头一看,留下来的人日子过的还不错。
X装置关停十年,有许多遗留问题要处理。
X今后靠什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靠什么过日子?
(1)化工厂土地所剩不多了,厂外还有零星土地。
化肥厂土地还没有规划,且规划前景也不好。
(2)国家土地政策不确定性,太原市房价常年不动。
为什么呢?与太原市产业不发展相关。
只有建立大量的产业,人才会增加,才能支撑房地产发展。
2020年资料显示,太原市依赖度127%,全国排第11位,属于高土地依赖。
深圳最低27%,上海42%,北京36%。
一旦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即使没有变化,我们依靠所剩无几的土地,X还能支撑几年?
2.干部能力亟待提高从刚才给大家读的职称情况能够看出干部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普遍亟待提高。
处室包括一部分企业的大部分科处级干部没有经过基层历练,既没有学历,也没有实践经验。
何谈能力?脑袋空空怎么管别人,指挥别人?企业怎么靠你?X部分干部目前的状态不符合发展要求,精气神不匹配,能力不匹配,知识严重老化,不学习新东西,旧的也忘得差不多了。
既要解决能力问题,又要解决精神状态问题。
但首要解决的是精神状态问题。
3.干部必须以上率下,提高执行力企业工作、部门工作能不能搞好,主要看班子,看企业、部门的当家人。
看他们什么?
(1)精神状态和干事激情。
你是不是对工作充满热情?是不是有好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对工作精益求精?是不是具有创新能力?工作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受到上级的表扬和肯定,还是经常发牢骚,迟到早退,处理的事情经常出错?
(2)看你的能力。
是不是具有领导管理能力?是不是在专业上有一套、比别人强?干部的行为,你的下属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甚至仪表言行,都会上行下效。
在《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里,任正非要求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这种特质,干不成事,领导不会喜欢你。
(3)干部要有远大理想,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大格局。
在这个单位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自己奋斗的身影,前行的脚印。
作为领导,每一个管理人员,每天到单位上班,要想一个基本问题,我今天上班挣了多少钱?自己上一天班能不能创造这么多价值?领导不仅要能挣好自己的,还要有2-3倍甚至更多的价值创造,否则单位怎么维持运行下去?靠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养活你?间接效益也是效益。
上次召开的干部述职会,述职者的表现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谁平时干了工作,谁没干什么,说得怎么样,认真还是敷衍了事,大家的评价和结论基本反映了实际情况。
但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处级干部极不负责,极不认真。
无论是谁,一律全优,一律全良。
还有的第一页全写良,第二页全写优,是谁谁清楚,是谁我也清楚。
你手中的笔是职工给的,组织的信任,就这么对待么?说得过去吗?二是不管工作好坏,述职表现优劣,拉帮结派、搞关系。
圈内的好,圈外的差,能威胁到自己发展的评价为差,威胁不到的一律好,格局不大。
三是工作马马虎虎,让选择打“"”你画“。
二后面全优,总体是良等等。
这就是我们干部的现状,下次述职再出现这种情况,要当面说清原因,到组织部谈谈你的想法。
述职结果怎么用?述完就完了?不会的。
它会记录在案,与今后的调岗调动结合起来。
平时认真准备好随时可能述职,包括副职。
X的每一位干部,特别是处级干部,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要有一颗为理想奋斗的心,为梦想奋斗的行动。
整天不求上进,无所事事,一事无成,辜负了组织的培养,职工会失望的,是要挪位置的。
四是关于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干部是什么?干部是群体中的佼佼者,是比别人强的。
要论资,而不是排辈。
什么是资?资是能力、阅历、学历,不是年龄。
战争年代干部是带兵打仗能取得胜利的人。
今后干部培养的渠道原则是
1.基层到机关。
必须在基层历练过,历练中工作表现出色,能够处理复杂问题,知道基层实际情况,前线带过兵,打过仗。
努力打造高效精干的机关。
2.目标选人,按需设庙,按需配人。
原来的萝卜坑不一定非要有个萝I、栽下去。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需要去设。
有庙就有神,神要管用。
要把优秀的,有经验的人提到干部队伍中来。
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道德要好,心术要正。
一心为企业,如果一心只为自己,才能越强,企业受损失就越大。
要用对企业有感情、对职工有情感的干部。
4.畅通专业技术干部上升通道。
有的人天生只会搞技术,搞不了管理,这样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但这个通道上,不是只论学历和职称,要实实在在有一套,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的技术问题,要有技术实绩。
五是关于干部廉洁从政的问题干部工资和职工是有差距的,为什么?一是干部要比别人付出得多,负的责任不一样;二是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
已经比职工多了,决不允许“再伸手”。
习近平总书记说“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
稍不注意就会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的企业问题多,问题大,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一是干部能力问题;二就是廉政问题。
在制度建设上,要认真学习林武书记在2021年12月24日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权限上,权限建在平台上,平台建在数据上,从技术层面强化管理,杜绝腐败的发生。
同志们,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春华秋实,风雨如磐,X走过了60多年历史。
明天的X是什么样子?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取决于我们的付出。
潍柴集团用20年时间,从5亿元收入,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到目前5000亿元收入。
华为用20年时间,从1亿元收入发展到2020年8914亿元收入。
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潍柴,成不了华为,X有X的情况,X有X发展的道路。
但有梦想和一往无前的付出精神是相通的,努力是必须的。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中说,“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
当冬天到来时,谁有棉衣、谁的棉衣厚,谁就活下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对我们来说,X是我们的家。
这里有我们的家人、朋友、熟悉的同事。
没有了土地资源,我们靠什么生存?我们谁都不愿意在若干年后看到这个企业不再存在,他们无处可去。
努力奋斗,规划、布局、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我们责任所在。
我们不能一再错过,必须现在奋起直追。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X—定未来可期!前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当时任正非写这篇文章是2001年。
2000年,华为收入220亿,交给国家增值税、所得税18亿,关税9亿,加起来共计27亿元,利润以29亿元,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
任正非估计2001年要增加7096-80%,达到40亿元。
2001年收入225亿,在华为发展还不错的时候,任正非写下了这篇《华为的冬天》。
X怎么办,X的未来在哪里,X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是每一个X职工,特别是X干部(处级、科级)应该有责任,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X集团作为国有企业,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就是卖卖地,养活几个人,对社会没有贡献,也没有价值。
X人出去不会有地位,X集团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
引以自豪的是X的历史上出过很多领导,光副省级领导就有4个。
那是因为X当时在省里是知名的特大型企业。
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X现在有什么?X精神是什么?X是建国初期国家投资的大型化工基地,有几套在全国数得上的大型装置。
有一帮管理精湛、技术娴熟的管理团队,有一个能吃苦能打胜仗、能干成事的职工干部队伍!这些人的努力,造就了昔日X的辉煌,凝结成了X精神。
可以说,X精神是苦干而来的。
纵观世界、纵观历史,好的企业、知名城市大都赤手空拳,没有资源。
除了人才(管理、技术人才),什么都没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体制机制是企业转型的关键!X的人才现状不容乐观,全集团1346名职工中,正高级职称只有4人,高级职称110人。
而且为医院、政工、会计专业居多,建筑工程和化工类的工程技术职称较少。
没有职称的干部和一般管理人员多达550人。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专业化的公司,这样的人员素质能行吗?作为干部,特别是有级别的干部,如果没有职称就说不过去。
给1-2年时间,快速提升专业素质,要消灭无高级职称的企业,科级以上干部如果没有职称就要舍弃使用。
X集团未来几年需要全力解决的几件事
一、X的发展问题发展靠什么?一靠项目;二靠管理。
X有什么?还有一些土地资源,有华阳集团的支持。
优势是什么?我们在山西地处省会城市,招人相对好招。
劣势是什么?
1.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处理。
2.沉重的人员包袱。
3.人员严重老化,发展急需的人才严重不足。
关停十年,X建了什么?
1.开发了十几个房产项目。
2.建了一个华盛丰公司和科源达公司。
3.2021年-2022年我们正在建6万吨/年的PBAT和4万吨/年改性料,以及2+2+
(1)万吨/年可降解塑料制品。
我们的PBAT装置可多品种生产PBT和PBSo同时要求2+2+
(1)万吨制品线,能适应生产多种型号,PP、PE、PBS.PLA等都能生产。
因为我们的装置投资资金来源于农发行贷款(利息为低息4%左右)和股市上定增资金(1亿股)。
因此项目是不会有大的问题。
我们的现有工作可围绕PBAT装置、制品装置做多品种产品文章。
围绕制品做多品种文章,将来做的好,可围绕可降解这个大产业做一系列大文章。
搞PLA、PHA、PGA等等。
但这都需要技术,技术靠什么?靠人才!我想只要围绕它努力,这篇文章是可以做下去的,我们现在这个基础还是不错的。
4.目前正在谋划的太忻零碳工业园项目特许经营处理污染土壤,一方面可以解决治理我们的土地,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异地处理增加收入,希望能够成功。
5.希望将来能入股华阳集团部分BDO项目。
BDO下游用途扩展后,长远是利好的,这是行业的普遍认识。
现在国内BDO用量翻了一番。
在国家“双碳"能耗“双控"的条件下,电石为稀缺资源,我们利用华阳集团昔阳电石化工优势可上这个好项目。
6.X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寻找好项目。
去年6-11月和日本高化学,谈了几个项目,最后都由于不能落地,没谈成。
企业找项目很难,今天参会的可以留个心。
华阳集团职代会翟董事长提出了“亲情引才”的概念。
如果谁能引入好项目,能引入带项目、带成果的团队,项目落地成功,能为X今后的发展带来好处,一是要重奖;二是破格提拔。
对企业有利的要不拘一格降人才O X集团是个平台,资金我们班子成员去找,去借、去筹。
希望大家积极引才引智,最好项目能在太原上,不一定是化工,好项目都行。
为X贡献一份力量、一份亲情°x±地有限,资金有限,项目要上好,钱要花好。
项目上不好不如不上,所以选择项目要慎之又慎。
2021年X实体收入40亿元。
20亿来自房地产,其他产业12亿。
到2023年我们产业能有20亿-25亿元。
什么时候X能有80-100亿的实体收入,通过建产业提高运营质量,企业才能持续,X就能过了土地资源的坎,就可不再依赖土地活命了,X的日子就可持续了。
这个阶段需多长时间能过去,依赖于我们的项目,依赖于我们艰苦奋斗。
二、关于改革的问题改革和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改革,第一引入全新的管理方法;第二导入全新的发展理念;第三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生态;第四营造一个奖优罚劣、干事创业的氛围。
2021年12月24日,林武书记在全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推进会上讲到4句话,32个字。
今年2月11日华阳集团翟董事长的报告中也进行了深入解读。
主强辅优、分灶吃饭、对标挖潜、突破两线、管控流程、数智支撑、业绩考核、奖罚分明。
我们想一想,X的主业是什么?刚才讲了,近十年X资金的主要来源,主业成功的应该是房地产,不管怎么样,十年给X贡献了
11.93亿的现金流。
其它产业没有了,X能挣钱的主业就这一个,未来靠什么支撑?辅业多年来是不是一直蚂蚁啃大象?关键是这个大象不大。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大树已无根,自己也需要休耕,需要发展。
新元、新纪、河东、职工医院、工程建设公司,包括股份公司,捧着金饭碗,多年来靠补贴。
股份公司自上市以来没有融回过一次资,可惜了这么好的平台。
一是强化考核今年华阳集团实行“W”型薪酬体系,X跟着实行。
但绩效部分100%纳入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考核方案、各家指标还要经过讨论敲定。
干的好的多拿,平时涨绩效,年底升档次。
干的不好工资比去年少,总体上去年和今年一样,工资要低于去年。
今年的考核仍是三条路线
①基本指标,岗位薪+绩效薪。
②一事一契;
③超利减贴分红。
科学确定指标,要想增加收入,看干的怎么样,能增利减贴多少。
这里面科学设置指标是前提。
今年开始,物业公司要提质增效,集团公司不再补贴。
华阳新材股份公司要自己养活自己,能源科技公司5月份要建成项目,下半年按可研报告进行考核,契约奖惩兑现。
以后各类契约要动本金,一概不准只在奖多奖少上做文章。
华盛丰、生物降解公司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能养活股份公司本部。
股份公司怎样做好服务?现在工作状态行不行?股份公司本部今年的定增一定要完成。
契约要兑现的,要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
职工医院今年6月底前要改造完,要尽快实现自负盈亏,一是改造要按时完成;二是扶上马送一程,但时间要缩短。
工程建设公司要完成
1.5亿收入,900万利润。
干部职工要改思路,改思想,付出加倍的努力完成这一目标。
焦化投资公司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平台,力争自己养活自己。
新元、新纪、河东资产公司以及所管理的单位在对等、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要加大创收力度,增加创收的能力。
尽量减少补贴,减少公司负担。
集团公司的资金还要用来干项目,增加造血功能。
各单位要将集团下达的指标层层分解,做到人人肩头有指标,人人心中有压力。
聚焦关键指标,精准精细考核。
要高目标、高压力,与收入挂钩,重奖重罚,优胜劣汰。
通过指标考核,激发每一位员工,特别是处、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
二是干部履职考核按照省委书记林武在2021年12月24日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对干部履职情况、任职能力、干事效果进行全方位考核。
对照林书记原来在湘潭钢铁公司对干部考核的七条线,高书记牵头,组织部、审计考核、人力资源、财务、法律等部门要在3月份拿出具体的干部考核方案,指标设定要量化,客观多一点,主观少一点。
全集团处级、副处、科级(正科)干部年底打分大排名,后几名下岗,待岗学习。
让数据说话,让考核发挥作用。
不是我说你不行,是指标说你不行。
具体办法对事不对人,对指标不对人。
上次干部述职大会后,宣传部门发了几篇评论,X拒绝“躺平"干部,你真的躺在那,就回家躺着去,台下躺着去。
改革是做事方式的改变,组织方式的改变,干部可利用资源,干部平台的全新配置。
改革是必须的,也是持续的。
不改革X没有出路,改革过程中肯定会触及一部分懒人、庸人、不求上进者,有灰色收入的人的利益。
有一些杂音很正常,没有反而不正常。
关键看我们改革的政策是不是正确,是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是不是为X职工利益好?国有企业改革解决的就是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
虽然很难,但我们要努力做到。
改革不是改不改,而是如何改。
改革搞好了,企业就会发展。
不改革,企业死水一潭,停滞不前。
各级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拥护改革,做改革的推动者,实践者,探路者。
三是关于干部的问题前述所说的大部分也是干部问题。
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次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的著名论断。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这里的人才就是指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队伍提出“二十字”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X干部存在的问题
1.精神状态不佳一部分干部是好的,能兢兢业业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但有相当一大部分干部,安于现状,过一天算一天,没有进取心。
整体没有轰轰烈烈的干事创业的氛围。
“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
每天就盯着公司土地出让及各种渠道回来那点钱怎么分配。
对企业的未来不去想或想的很少。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我们是“桃花源里好耕田",干部的这种精神状态必须改变,否则企业的发展没有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