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论文学习中心__________奥鹏教育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2002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杨豆豆__________________导师姓名__________赖丽慧_______________2022年2月28日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本篇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不存在抄袭、剽窃行为,引用他人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如果存在与上述承诺不符的弄虚作假、抄袭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一切责任。
学员签名(手写):杨豆豆2022年2月28日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在小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堇看似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有着诸多好处,然而无论什么事物,都存在双面性。
在多媒体应用上一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会拉低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学习,使得教学过程机械化、呆滞化。
这对师生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关于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们需要用多种眼光对着待,使其可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而演变为小学教学好祭手。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课堂教学;利弊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从形成到普及速度之快。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多媒体应用都非常常见。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实现跟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凭借其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等特征,提高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度。
而就教师而言,多媒体的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能呈现出更多这类课堂的优越性,与此同时,问题也是伴随左右存在。
因此,就需要根据现状就其中应用的利弊展开分析,以便更好地开展针对性地措施,降低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程度。
—、多媒体教学概念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其实古己有之,教师一直在借助文本、声音、图片来进行教学。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乂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己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
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它又可以称为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⑵。
二、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
(一)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多媒体将相关背景资料采用图片、影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图文并茂、音乐与信息相辅相成的学习环境,开启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将死板的文字知识通过图片、音乐等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学习趣味。
多媒体技术还能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契合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关于数学的•些抽象知识,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数学的抽象知识形象、具体化,讲述儿何中圆与直线的关系,就可以通过动画片形式生动的表述,如动画中,太阳从与大海相连的地平线以下缓缓升起的过程,就能形象展现圆与直线的关系。
学生在此形象生动的内容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能被动地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扩增课堂容量,增强学习兴趣刘立成.多媒体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
2020.林春燕.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考试周刊,2017
(29):
1.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注意力不集中和持久性时间短等特点,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老师必须以新、奇和有吸引力的课件来增强小学生的注意力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在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由于传统教学中所有材料都需嘴说、手写,所以往往速度较慢,致使课堂容量较小,学生接受的知识有限,运用多媒体则可大大改变这种情况,它不仅可以增多信息传递的通道,而且还能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
在物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课内容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约需两课时的时间。
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则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巩固新知识,检测性练习以及课外知识拓展,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这样,整个教学环节既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习效果,又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效果更胜i筹。
由于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很强,很适合个体单独使用,所以多媒体不仅能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在课后个别化教学中甚至可以替代教师。
如在''第二课堂”的选修课中,教师只要安装教学光盘,学生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通过上校园网,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白主学习,自己调维学习方法,这一改传统课堂的单纯被动接受,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三)化复杂为简单建立学生学习信心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课堂中无论•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乂往往是一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学习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如何理解“相遇”这个概念是学习的重点。
先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一幅“两车从两地同时开出"的情境图,通过演示两车行使的方向,让学生认识两个物体怎样运动是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然后重点演示“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情景:先闪动两车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
这样就能唤起学生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在脑海中直观展示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把书本上的内容回归自然,也更能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弊端(-)只注重形式忽视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充分利用学生对声音、图像、文字等视听和感官刺激的吸引,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极大兴趣来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很多老师为J'抓住这一特点,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制作出拥有华丽的背景和过多的和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动画,有的甚至还配上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背景音乐,这种只求形式不求效果的课件,结果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迟迟不能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掌握不了教学的知识点和难点,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就偏离了教学目标,冲淡了教学主题和内容。
(-)内容容量大不利学生思考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学节奏加快,知识容量增多,往往使一节课由以前的“满堂灌”变成“满堂电”。
为了使每个知识点都能反映在多媒体课件上,教师只能制作更多的媒体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快速播放,这样就使学生应接不暇,学生根本没有思维的时间,更不能深入思考。
多媒体教学虽然知识变得较为直观,学生更易理解,但却降低了思维能力。
斯宾塞说过“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⑶。
所以,如果单纯地把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只有听和看,而没有动脑的机会,也就缺少思维和想象。
这样,学生就无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教学也就达不到由传递知识向培养能李玉荣.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考试高考英语.2009
(4):
2.力转变。
(三)削弱教师魅力不利师生交流由于多媒体内容较多,且减少了传统授课时眼神交流的过程,使得教师在忙于翻页、讲述内容的同时,看不到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迷惑之处,忽略了学生对木门课程学习掌握的程度和效果。
多媒体再好,也是设备,也得依靠使用者才能发挥其效用,不能取代情感和智慧的交流。
机械地使用多媒体,人机交流代替了师生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声,看到的是屏幕,师生没有互动交流,会削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利于师生交流,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而引起学生对该学科兴趣的下降。
四、应对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弊端的措施(-)有效增强传统教学的融合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
这要求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需要适时播放有关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把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思维与多媒体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容易分散。
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适时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重要,需要强化时,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路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有效控制多媒体教学的频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有机地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要让学生的视线一刻不离大屏幕,而应当通过不断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习。
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完全替代其他一切教学手段。
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固然有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
如传统教学中的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还有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环节都不能被多媒体手段所代替。
所以,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教学形式。
(三)不断提升课件质量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
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
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层次、观察事物的角度、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过程等都应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
同时,课件设计还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教材编者的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和制作课件。
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更大功用,课件的设计应包括对话、模拟、游戏、问题解答、发现学习等模式,充分发挥人机交互功能,提高教学效益。
总而言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基层己升温并逐渐形成热潮,但却只“热”了教师一头。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
多媒体不是惟一选择,三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
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眼光不能叮住多媒体不放,而是要扬之长,避之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
教师要多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
参考文献
[1]刘立成.多媒体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
2020.
[2]林春燕.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考试周刊,2017
(29):
1.
[3]李玉荣.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考试高考英语,2009
(4):
2.
[4]昌敬彪.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
(8):
1.
[5]沈茜.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探析[J].试题与研究,
2019.
[6]武丽.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8,000
(030):
25.
[7]朱贞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J].散文百家下,2018
(8).
[8]朱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利弊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5):
2.
[9]付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利弊分析[J].吉林教育,2016
(1).
[10]尚妍帮.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侨园,
2019.
[11]任玉皎.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
(9):
2.
[12]钱铉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弊与优化[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No.509
(07):43-
44.
[13]钱锤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弊与优化[J].中小学电教下,2020
(7):
2.
[14]张欣.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利弊与优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
(12):
2.
[15]朱琳.慧用媒体活化教学一一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利弊与优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