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试卷总分25得分:
251.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答案】错误
2.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答案】错误
3.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答案】错误
4.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答案】正确
5.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答案】正确
6.前语言阶段,()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A.掌握语音B.理解语义C.感知语调D.感知语音【答案】B
7.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的年龄界限一般来说是A.8个月B.1岁半C.1岁D.2岁【答案】B
8.属于幼儿语言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的是()A.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都要糅合多种儿童发展因素
8.通过多种形式(如游戏、摆弄等)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C.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D.制定教育目标时,要考虑完整语言各组成成分的情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培养目标【答案】B
9.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A.后语音阶段B.语言阶段C.单词句阶段D.前言语阶段【答案】D
10.儿童语言发展学家布伦姆和莱希以系统性的方式研究的儿童语言构成的学说是A.四范畴B.三环学说C.活动教育观D.完整教育观【答案】B
11.完整语言教育观的理论依据是()A.当代国外全语言理论B.伊丽莎白?卡洛-乌尔福克和琼伦奇的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D.路易斯布伦姆和玛格丽特莱希的儿童语言学习的三环学说【答案】A
12.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A.独白B.谈话C.表述D.讨论【答案】C
13.儿童语言学习的“三环学说”认为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由()三个主要方面构成,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各自承当不同的任务A.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B.语言内容、语法结构和语言运用C.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活动D.语音、语义和语法【答案】A
14.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与年龄阶段性目标,一般由()制定A.学校B.专门的机构C.家长D.老师【答案】B
15.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是A.语言运用B.语言形式C.语言操作D.语百内谷【答案】B
16.语言包括()两种语言A.口头B.符号C.书面D.话语【答案】AC
17.()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A.独词句的出现B.从独词句到双词句C.词汇的理解D.句子的掌握【答案】AB
18.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讲述活动框架B.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C.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D.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答案】BCD
19.谈话活动中”有趣的中心话题”包含三个特性0A.新奇性B.逻辑性C.趣味性D.经验性【答案】ACD
20.谈话情境的创设,常见方式有0A.用语言,用游戏创设谈话情境B.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C.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D.儿童自己创设谈话情境【答案】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