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学案18 《劝学》《师说》活动一 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答案
①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②“有”同“又”,再;“暴”同“曝”,晒
③同“智”,见识
④同“性”,天性
⑤同“授”,传授
⑥同“否”,不2.古今异义词答案
①金属制的刀斧等
②广泛地学习
③爪子和牙齿
④托身,藏身
⑤求学的人
⑥两个词,跟随并且
⑦一般人
⑧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3.多义实词答案 1
①借助
②假期
③假装
④假如
⑤临时委任 2
①横渡
②断绝
③停止、中断
④停止呼吸、气绝
⑤与世隔绝的
⑥陡峭的
⑦极
⑧全然 3
①强健的、强大的
②有力的、坚硬的
③有余、略多 4
①传授
②流传
③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5
①道理
②风尚
③道路
④方法、策略
⑤思想、学说
⑥志趣、意向
⑦说、谈论
⑧天道,自然的规律
⑨同“导”,引导4.词类活用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弯曲
②名词作动词,游泳
③使动用法,使……快
④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⑤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⑥名词作动词,低于
⑦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⑨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5.特殊句式答案
①判断句,标志词者……也
②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③定语后置句,标志词之
④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
⑤被动句,标志词于
⑥固定句式,标志词“无以”,没有用来……的6.文化常识1君子特指______________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2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________”,跨出两脚为“________”3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______,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______4六艺
①《师说》中的“六艺”指________________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②指________________六种学问和技能5经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传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著作答案 1有学问、有修养 2跬 步 3句 读4《诗》《书》《礼》《乐》《易》《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5解释经书活动二 基础过关检测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B.C.D.答案 C解析 A项“生”同“性”B项“有”同“又”,“暴”同“曝”D项“受”同“授”,“不”同“否”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学不可以已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
⑥年十七,好古文 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③④⑥答案 C解析
②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⑤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⑥古文古义,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B.C.D.答案 C解析 A项跂踮起脚后跟B项绝横渡D项贤超过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C解析 C项均为“学习”A项超出/产生B项疑惑/糊涂D项道理/方法、策略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而耻学于师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⑤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⑥其曲中规A.
①/
②⑥/
③/
④/
⑤B.
①/
②③/
④⑤/
⑥C.
①/
②③/
④/
⑤/
⑥D.
①④/
②③/
⑤/
⑥答案 A解析
①是名词作状语;
②⑥是形容词作名词;
③是意动用法;
④是名词作动词;
⑤是数词作形容词6.下列各项中,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句读之不知
③不拘于时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而今安在哉A.
①②/
③④/
⑤/
⑥B.
①②/
③/
④⑤/
⑥C.
①⑤/
②/
③④/
⑥D.
①⑤/
②⑥/
③/
④答案 D解析
①⑤是定语后置句;
②⑥是宾语前置句;
③是被动句;
④是介宾结构后置句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韩愈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A.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B.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C.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D.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答案 A解析 明确对象“诸权门豪士”,再看比喻手法“如仆隶焉”,排除B、C两项“怡然”修饰“不介意”,排除D项故选A参考译文韩愈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扬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人称跨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引申至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B.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C.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答案 B解析 “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错“赤兔”“的卢”都只是古代名马的名字,并非千里马的别称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2020年全国Ⅱ卷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天津卷3“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年全国Ⅲ卷5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018年全国Ⅰ卷6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答案 1以为轮 使之然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4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5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得分点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爪牙”,爪子和牙齿;“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心”,因为心思;“一”,专一2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得分点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或”,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遗”,放弃;“明”,明智之处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①金金就砺则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黄金
②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③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④寄托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⑤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⑥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⑦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大家;许多人
⑧古文年十七,好古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词语例句意义1假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③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④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⑤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
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给
⑦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宽容2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③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
④我命绝今日《孔雀东南飞》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⑥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⑦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⑧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⑨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直上穿过3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4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5道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登泰山记》
④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过秦论》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
⑥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⑦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⑨来吾道夫先路《离骚》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使之然也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用心一也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⑧小学而大遗
⑨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⑩而耻学于师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不拘于时
⑥无以至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