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尖子生篇)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2024・20252024八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选择题(共小题)
51.)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多次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天宫空间站遨游太空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需要利用无线电进行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能振动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太快D.航天员在太空中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3.利用声呐系统测绘汉江水域水底的形状当测量船驶过汉江某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水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15s、
0.27s、
0.13s、
0.20s
0.13so该小组推出该水域水底的大致形状应该是()告洋水平面和伸与水平面耳水平面火水底.水底B水底口水底A.C.JLx•
4.小明看到闪电后,经过
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不考虑光的传播时间,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约为()A.
40.1km B.
60.1km C.
80.1km D.
4.1km到月球表面进行实验,用更大的力敲右边的音叉,则)A.泡沫塑料球会被弹开,且振幅比第一次实验大B.泡沫塑料球会被弹开,但振幅比第一次实验小C.泡沫塑料球不会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声D.泡沫塑料球既不会被弹开,也不能听到音叉发声
5.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同规格的音叉,小敏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若把该装置搬二.填空题(共小题)4(选
6.科技的发展,让人们遨游太空的梦想将成为现实当你和伙伴们遨游太空时,填“能”或“不能”)面对面说话交流,你的判断依据是
7.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8.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9.如图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会“吹口哨”的纽扣他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看到纽扣中心发光并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而产生的,通过传播到小明耳中三.计算题(共小题)
110.(2023秋•承德县期末)一艘静止的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6s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
(2)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
(4)声音在传播时由声速大处向声速小处偏折【命题方向】该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也可能考查与声音有关的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例某一装满水长100m的直钢管,在其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为两次(已知声速在空气中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约为5200m/s)分析声音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时差大于
0.1s,人耳可以区别开来;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_s_100m
0.019s;比tl=V7=5200m/ss100m
0.067s;tn=比1500m/s2v2s100m
0.294s;比解析解声音在钢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分别为:声音在钢铁和水中的时间差小于(Ms,不能区分开这两个声音;声音在水中和空气中的时间差大于
0.1s,人耳能够区分开这两个声音,所以能听到两次声音故答案为两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解题方法点拨】
(1)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2)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回声测距
4.【知识点的认识】
(1)回声可以用来测量距离,测量原理S=Lg声七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2J1J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注意此原理仅适用于声源和目标距离不变的情况
(2)声源与目标距离变化时,声源与目标间的距离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要画出图具体分析【命题方向】对回声测距考查多以计算题和实验题的形式,例如生活中汽车对着山崖鸣笛,求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需要知道的物理量和需要测出的物理量.例在某地至新泰的高速公路上,上午800汽车行驶到甲地,司机在高速公路上看见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830汽车行驶到乙地,此时司机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乙所示求1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若汽车下高速后以20m/s的速度正对一座高山匀速直线行驶,途中鸣了一次笛,5s后听到回声,若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多远?分析1由图可知,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5s传播的路程和汽车5s行驶的路程,汽车鸣笛时与高山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的一半解析解1由图可知,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路程si=120km-75km=45km,所用的时间ti=830-800=30min=
0.5h,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vi=±L=逐趴=90km/h;
110.5h2由丫=且可知,声音5s传播的路程s声=v声12=340111/5义5s=1700m,t汽车5s行驶的路程s车=丫车t2=20m/sX5s=100m,汽车鸣笛时与高山的距离s=—s=—X1700m+100m=900mo22答1汽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90km/h;2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900mo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以及回声测距的应用,知道汽车鸣笛时与高山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的一半【解题方法点拨】回声测距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声音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收到回声的时间3注意计算距离时要除以
2.菁优网公众号菁优网APP菁优网小程序(尖子生篇)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级同2024-2025(2024步个性化分层作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小题)
51.(2024•海珠区校级二模)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多次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考点】声音产生的原因.【专题】应用题;声现象.【答案】B【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解答】解如图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故选Bo【点评】此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通过转化的思想将音叉的振动进行放大,是一种放大的方法,要学会应用
2.(2024•临高县二模)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天宫空间站遨游太空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需要利用无线电进行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能振动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太快D.航天员在太空中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A、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也能振动,故A错误;BC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属于基础题
3.(2024•枣阳市模拟)某科技小组利用声呐系统测绘汉江水域水底的形状当测量船驶过汉江某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水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15s
0.27s、
0.13s、
0.20s
0.13so该小组推出该水域水底的大致形状应该是()络拈水平面iiii।A.八/\水底水底丹洋水平B.智??F水平面面tillI1111:C.叭/水底水底D.【考点】回声测距.【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知道回收信号的时间,利用s=vt比较海底的深度,进而得出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解答】解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无人船经过该江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水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15s、
0.27s
0.13s
0.20s
0.13s,根据s=vt知,时间越长的位置水底越深,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回声测距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4.(2024•凤凰县模拟)小明看到闪电后,经过
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A.
40.1km B.
60.1km C.
80.1km D.
4.1km不考虑光的传播时间,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约为(【考点】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D1000m1000【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为:m/g;声音在
12.3S内传播的距离为:【分析】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L=vtz X
12.3s=4100m=
4.lkn^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5.(2024•花都区二模)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同规格的音叉,小敏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C.泡沫塑料球不会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声D.泡沫塑料球既不会被弹开,也不能听到音叉发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若把该装置搬到月球表面进行实验,用更大的力敲右边的音叉,则()【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D泡沫塑料球会被弹开,但振幅比第一次实验小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若把该装置搬到月球表面进行实验,用更大的力敲右边的音叉,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所以左边的泡沫球不会被弹起,左边的音叉也不会发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二.填空题(共小题)
46.(2024•尉氏县三模)科技的发展,让人们遨游太空的梦想将成为现实当你和伙伴们遨游太空时,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面对面说话交流,你的判断依据是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不能;真空不能传声【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没有传声,人在太空中遨游时不能面对面说话交流故答案为不能;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
7.(2024春•巴州区校级期末)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介质;真空【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做为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介质;真空【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属于基础题
8.(2024春•林州市期末)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105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o这种方法不能(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考点】回声测距;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运动和力;应用能力.【答案】10500;不能【分析】
(1)海水的深度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与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的一半的乘积;
(2)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就可解答此题【解答】解
(1)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2X14s=7s,2海水的深度;s=vt=1500m/sX7s=10500m
(2)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有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0500;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与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9.(2024•郸城县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会“吹口哨”的纽扣他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看到纽扣中心发光并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到小明耳中【考点】声音产生的原因.【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答案】振动;空气【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解答】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纽扣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故答案为振动;空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三.计算题(共小题)
110.(2023秋•承德县期末)一艘静止的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射超声波6s后,收到返回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求鱼群当时离渔船多远?
(2)若当超声波到达鱼群后,鱼群以3m/s的速度向远离渔船的方向直线游去,则渔船收到超声波时,鱼群游动了多远?【考点】回声测距.【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答案】1鱼群当时离渔船有4500m;2鱼群游动了9m【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渔船到鱼群再回到与渔船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鱼群到渔船的时间,再利用s=vt求鱼群当时离渔船有多远;2从超声波到达鱼群到渔船收到超声波用的时间等于单趟用的时间,再利用s=vt求鱼群游动的距离【解答】解1超声波从鱼群到渔船的时间t=—X6s=3s,2由丫=且可得,鱼群当时离渔船ts=vt=1500m/s X3s=4500m o2从超声波到达鱼群到渔船收到超声波用的时间t=AX6S=3S,2由丫=且可得,鱼群游动的距离ts=v tf=3m/sX3s=9m答1鱼群当时离渔船有4500m;2鱼群游动了9m【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应用,确定超声波从鱼群到渔船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考点卡片1声音产生的原因.【知识点的认识】
(1)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也停止【命题方向】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中考中常围绕“振动”两个字出填空题,近几年以转换法较为热点,如扬声器纸屑实验、乒乓球音叉实验等,考查体现振动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目的、纸屑和乒乓球的作用等例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也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7乒^球A.由物体振动产生B.可以通过气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响度越大,声速越大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析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乒乓球被弹开,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也消失,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属于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声音的传播条件
2.【知识点的认识】1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命题方向】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常以概念为主;例回归课本,温故而知新我们在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将小球放在被用力敲过的音叉旁边,发现小球被弹起,从而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若把正在运行的该装置放到月球上,则A.小球被弹开,且听到音叉的声音B.小球未被弹开,听不到音叉的声音C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的声音D.小球被弹开,仍听到音叉的声音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析解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但是敲击音叉,音叉可以振动,将小球弹起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解题方法点拨】1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哺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2同一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
3.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符号v来表示2公式u=s/t表示声速,单位是m/s;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3常数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


